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生活 返回首页
都市热跑,跑出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 2014-02-10   [字号: ]   [关闭窗口]

  

  

  似乎在一夜之间,原本枯燥的跑步俨然成为都市潮流。相关调查显示,在“大众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中,跑步以43%的参与度名列前茅。晨跑、夜跑,快跑、慢跑,独跑、约跑,都市的每一个角落,不时有矫健的身影跃过。跑步,不仅强身健体,更给人带来最纯粹的快乐。今天你跑步了吗?已成为都市人一种时尚的打招呼方式。

  只有晨跑了,新的一天才算开始

  周一到周五晚上7点半,赵龙军和杨丽都会准时出现在南京奥体中心东门,扛着自制的“奥体户外健身俱乐部”大旗,召集跑友开始当晚的快走或慢跑。自去年9月以来,奥体户外健身俱乐部的成员从当初的3人,迅速增长到120多人,几乎每天都有新跑友加入。

  奥体中心只是南京跑步族的一个聚集点,玄武湖、秦淮河边,跑步族更是蔚为壮观。每天清晨6点,彭为就到秦淮河边水木秦淮段跑步,每次4公里,风雨不辍。彭为今年41岁,是南京十四所装备部部长,从2009年扬州半程马拉松赛到现在,他已经参加过十多次马拉松比赛。“只有晨跑了,新的一天才算开始。”

  37岁的孔小平是报社记者,也是一个铁杆“跑友”。“不管工作多忙,跑步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程序。有时因特殊原因耽误了,心里和身体都会非常难受。”现在,孔小平每天跑一小时左右,最远的距离是11公里。

  《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跑龄已经8年了,每周5次跑步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这个冬天空气污染严重,每天都盯着PM2.5数值,只要低于100,马上出门跑步。”每次出差,贾梦玮都会带上跑鞋,爱住城郊招待所,因为那里“空气好,方便跑步”。

  不仅南京,苏州金鸡湖畔、扬州瘦西湖堤、连云港花果山间……无论寒暑,每当晨曦初现、夜幕降临,跑步爱好者就会如约而至。打开网络,每个城市都能找到“跑步爱好者”群,“约跑”应运而生,微博、微信上,最常见的是人们晒出的跑步路线、装备和成绩。

  厦门通标信息咨询公司部门经理兰雄伟,一年中有四分之一时间在出差。每到一个城市住下来,他首先找的是这个城市最适宜跑步的公园、绿地。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南京玄武湖、南昌赣江边……许多城市都留下了他跑步的足迹。“到一个地方,别人逛景点,我则用脚步与这个城市交流,跑步是我认识一座城市的方式。”

  跑步,这项最简单、最古老的运动,如今在中青年人中重焕生机。它是一场与自己的比赛,更是挑战自我极限、追求纯粹快乐的群体性运动。

  几年长跑,抑郁症都跑没了

  古希腊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镌刻着一段格言:“如果你想变得睿智,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更加健美,跑步吧。”今天,“亚历山大”已成为年轻人甚至中年人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跑步则成为疏解身心的最佳方式。

  坐在电脑桌前帮客户装机,是南京润泉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赵龙军每天的工作。“一坐下来连续装七八台电脑,装一台电脑短则半小时,长则一个多小时,饭都来不及吃,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出问题?”赵龙军说自己才做了父亲,更明白爱孩子首先要有一个好身体,他建立跑步俱乐部的初衷就是想找个快走的伴儿一起锻炼。39岁的杨丽是南京希匀杨力贸易有限公司的外贸经理。繁重的工作压力,让她的睡眠质量很糟。有一次到瑞典出差,杨丽发现当地人非常喜欢慢跑或快走,她在当地一个森林湖边快走了近3个小时,尽管有点累,但身心放松。她也想到了慢跑,干脆和赵龙军一起,成立了南京奥体户外健身俱乐部QQ群。

  如今,他们带动了南京奥体周边一大批人。每天的队伍少时三五人,多则五六十人,赵龙军则是每天扛旗的那个人,他的体重也由160多斤减到140斤,杨丽也不再失眠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又重新找回了阳光、精神、积极向上的气质。

  “经常跑步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跑步让人更加阳光、气质也更加出众。”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一直是跑步的积极倡导者。他说,从运动学来看,跑步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心肺功能最有效的办法。另外,“跑步爱好者在体能和情绪上的反应较为稳定,长期坚持跑步的人,心理素质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自信心强,情绪稳定,不易紧张。”

  年近60的陆洲在南京十四所倡导长跑的初衷,也是希望缓解这些科研工作者的心理和身体压力,他动员了几百人参加长跑。8年下来了,陆洲感觉十四所员工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变化。他说,一个同事曾得了抑郁症,已经到了要自杀的程度,每年都有几个月住院。几年长跑,抑郁症跑没了。而且,所里组织的长跑、约跑,让同事之间在工作之外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互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

  一些跑步爱好者还感受到了跑步特有的社交魅力。有的人发现,自己在常跑的地方总能碰到熟面孔,几次以后,大家会互相微笑点头打招呼,这似乎破解了陌生人之间日益淡漠的人际关系。在南京奥体户外健身俱乐部,赵龙军和杨丽还找到了另一种归属感。在这个QQ群里,大家无所不谈,分享各自的快乐。“成员之间没有任何利益纠结,你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那份真诚和信任。”

  跑步是与你的内心单独相处

  “你已经很健康了,为什么还要跑步?”这是许多跑步者都曾经被问到过的问题。其实,跑步对他们来说,已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历练。

  兰雄伟从去年4月开始花了近3个月时间适应长跑。他身材不胖,但刚跑100米,就感觉无法坚持下去了,“气喘、胸闷,腿迈不开”。他开始有计划地训练,每天快走100米,然后跑100米,然后再快走100米,不停交替,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慢慢增加跑步的里程。3个月后,兰雄伟开始能全程跑下6公里。

  “跑步是件痛苦而又愉快的事情。刚开始时,我也曾想放弃过,但当你跑到痛苦、崩溃,想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当你跑过极点开始第二次呼吸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和轻松。”兰雄伟说,选择了跑步,就选择了孤独,尽管有时会有跑友相伴,但每前进一步都要靠自己,制定的目标只能靠自己下决心去完成。每跑完一次,对自己就会有一个不同的认识。“每次跑完自己定下的目标,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也给我下一次跑步带来了动力。”

  “有恒”是彭为跑步的唯一秘诀。他说,练长跑最开始的21天最困难,挺过这21天,你就养成习惯了。彭为第一次跑扬州马拉松后腰酸腿疼,现在跑完全程马拉松也只要四个半小时,感觉不到特别的累,第二天身体一切正常。彭为说,跑步没有捷径,你必须耐得住寂寞,顶得住严寒酷热,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定信念,坚持目标,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在长跑过程中,你会有无数个放弃的理由,但支持你跑完全程的只有信念。跑完一个马拉松要有恒心,日复一日地坚持长跑更要有恒心,跑步如此,工作、生活也如此。”

  跑步,让自己从喧嚣、庸碌中脱离出来,融入城市的山水城林,此时,自己与城市之间是一种对象化的关系,人们在跑步中能更好地面对“自我”,重新思考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对贾梦玮来说,跑步是出于一种内心的需要。他享受穿上跑鞋,一个人奔跑在路上的感觉。“这是与大自然的融合,心里特别安静,与自然有一种身心交互的感觉。”即使在平时,贾梦玮跑步也从不听随身听,“音乐会干扰我与内心的交流;我喜欢用不同的节奏、变化的速度跑步。独自跑步,会给你一些生命中很难发现的东西,远离一切繁琐的事情,与内心单独相处。”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是一个“弱智”,但他在不停地奔跑,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现代社会,理性和高科技把我们“打造”成螺丝钉,我们日益琐屑、庸碌。而跑步,是一种心灵的涅槃,它让我们收获纯粹的快乐与满足,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心灵变得更加蕴藉。(林华维)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